珠海口腔医院

联合共建德国口腔标准
大湾区VIIV疑难数字化种植基地

接诊时间:09:00-18:00

官方客服:0756-8594084

主页 > 蛀牙

2025-05-19

NEWS
糖是蛀牙元凶其实真相比你想得更复杂
“吃糖多了会蛀牙”这句话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耳熟能详。在大众的认知中,糖与蛀牙之间仿佛画上了等号:糖果、甜饮料、蛋糕……这些甜蜜的诱惑似乎就是导致牙齿腐烂的罪魁祸首。然而,珠海鼎植口腔医院及科学告诉我们,糖确实是蛀牙的重要诱因之一,但并非唯一因素。蛀牙的发生机制远比“吃糖=蛀牙”这个简单逻辑要复杂得多。
珠海鼎植口腔医院
一、糖的作用机制:不是直接腐蚀,而是“间接作案”
 
很多人以为糖会直接腐蚀牙齿,其实不然。真正导致蛀牙的,是一种名为变形链球菌(Streptococcus mutans)的口腔细菌。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口腔中,它们以我们摄入的糖分为“食物”,进行代谢活动时会产生酸性物质。
 
这些酸性物质会溶解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晶体,形成微小的脱矿点——这就是蛀牙的起点。随着时间推移,脱矿面积扩大,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。
 
所以,糖本身不会“咬”坏牙齿,但它为致龋菌提供了营养来源,从而间接促成了蛀牙的发生。
 
二、除了糖,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蛀牙?
 
1. 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平衡
 
每个人的口腔中都有数百种细菌,其中既有“好菌”也有“坏菌”。当口腔环境失衡,如长期摄入高糖饮食、口腔清洁不到位,就会促进致龋菌的大量繁殖,增加蛀牙风险。
 
2. 唾液的缓冲与修复作用
 
唾液不仅是消化助手,更是口腔健康的“守护者”。它能冲刷掉食物残渣、中和酸性物质,并富含钙、磷等矿物质,有助于牙齿再矿化。如果一个人唾液分泌量少或流速慢(如老年人、服用某些药物者),其蛀牙风险也会显著上升。
 
3. 牙齿结构与遗传因素
 
有些人的牙齿天生釉质较薄或排列不齐,更容易藏污纳垢,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。此外,有研究表明,个体对蛀牙的易感性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。
 
4. 饮食频率与进食方式
 
比起一次吃很多糖,频繁地摄入含糖食物(如整天喝甜饮料、不断吃零食)对牙齿的伤害更大。因为每次摄入糖分后,口腔中的酸性环境会持续约20分钟以上,在这段时间内牙齿处于脱矿状态。
 
三、并不是所有糖都会导致蛀牙
 
虽然蔗糖是最常见的致龋糖类,但不同种类的糖对牙齿的影响并不相同:
 
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:极易被细菌利用产酸,致龋性较强。
 
乳糖(牛奶中的糖):相对不易发酵,致龋性较低。
 
木糖醇、赤藓糖醇等代糖:不能被口腔细菌有效利用,因此不会引起酸的产生,具有防龋作用。
 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无糖口香糖、无糖牙膏中会添加木糖醇成分。
 
四、预防蛀牙,不只是少吃糖
 
既然蛀牙的发生涉及多个因素,那么仅靠控制糖分摄入远远不够。有效的防蛀策略应包括:
 
合理控糖:减少精制糖摄入,尤其是频繁食用含糖零食和饮料。
 
良好口腔卫生习惯:每天至少两次刷牙,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。
 
定期检查与洁牙: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龋齿。
 
增强唾液功能:多喝水、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。
 
使用氟化物:儿童可接受涂氟治疗,成人也可使用含氟漱口水或牙膏。
 
结语
 
珠海鼎植口腔医院认为糖的确是蛀牙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推手,但它并非单独行动的“凶手”,而更像是一个“帮凶”。真正决定是否蛀牙的,是我们整个口腔生态系统如何应对糖的挑战。与其谈“糖”色变,不如从科学角度理解蛀牙的成因,采取综合措施保护牙齿健康。
珠海六和口腔
珠海六和口腔

TEL / 0756-8594084